登录    |    注册
技术讨论> 羽球讲堂> 对号入座,以下的这些羽毛球坏习惯你有犯过吗? 点击:783 | 回复:0

王逸路

来自:广东省  佛山市

注册:2017-07-20

广州羽乐家

广州玄能体育俱乐部

等级:24

竞技分:455

发表于:2016-11-05 楼主

对号入座,以下的这些羽毛球坏习惯你有犯过吗?

没错,对于羽毛球而言,坏习惯就像疾病,不治疗改正,它将对人影响很深,直到最后你难以提高甚至因为错误动作导致受伤,很多球友的技术都是东拼西凑学来的,很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下面就列出一些经常出现的、容易影响球友提高的坏习惯,希望球友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击球不侧身,依赖上肢力量
▁▁▁▁▁▁▁▁▁▁▁▁

击球不侧身有两类人:(1)初学者;(2)中间水平的球友。一般而言,对于后场击球,都是要侧身的。而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个侧身的概念,而对于一些”懒”的球友来说,只是觉得依靠手臂的力量就能打好,就没必要侧身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养成了不侧身的习惯,久而久之,侧身击球的感觉就会减少,对于后场击球的威力也会大大减弱。因为仅仅依靠手臂的力量,打出的球的威胁是有限的,如果再加上身体旋转带动力量的传递,打出的球的力量更足,侧身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动作隐蔽性强,增加了对方预判的难度

解决方法:树立侧身击球的意识,击球时有意识的提醒自己正确的姿势,侧身击球在形成习惯之前一定要刻意为之


李宗伟比赛中的侧身


李宗伟侧身击球


林丹侧身击球


追求快速的跳动,步法细节不重视
▁▁▁▁▁▁▁▁▁▁▁▁▁▁▁

有不少球友,在场上飞奔,全场都在费力的救球、击球,但大部分都是被动的击球,让对方牵着鼻子走,但是一看脚下,脚步凌乱的很,不知道如何简洁有效的利用步法。

步法是羽毛球运动中的重中之重,“三分手法,七分步法”,看见步法的重要。许多人刚开始都练过米子步,但是练过之后,随着自己的不重视及打起球来的尽兴,慢慢的就变成了凌乱步法了。基础步法几乎涵盖到场上的每个部位,随着打球时体能的调高,可能就会过于依赖自己的体能和脚力,而忽视步法了,虽然有可能在刻意提高速度,蹬地启动十分用力,制动动作也很大,虽然跑起来很快,但给人一种脚步很“沉”的感觉

解决方法:每次打球前,都先练习几次步法,不仅能热身而且还能熟悉步法。不要嫌麻烦,也别偷懒,流畅的步法没有捷径可取,只能多练


“米”字图,9个方向任意切换


只想提高技术动作,忽视力量训练
▁▁▁▁▁▁▁▁▁▁▁▁▁▁▁

很多球友存在的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只要练好技术,就能快速提高。其实再好的技术,没有身体的支撑,也是徒劳的。有些球友,每天都打球,认为这样自然能提高体能、提高力量,这是不完全正确的。打球确实能提高体能、提高力量,但是当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反作用于身体,相当于对身体能力的透支,并不能再起到提高的作用了。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动作复杂多变的运动,竞技性强,所以才充满乐趣,但只追求动作变换,而忽视力量或体能训练,就容易产生不可控制的伤病、有一些朋友通过打球,身体素质确有提高,但伤病也经常伴随着他们,不是膝盖有问题,就是脚踝有问题。


力量的支撑不可或缺

解决方法:经常打球的人会上瘾的,但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控制,适度运动。若想让身体更好地避开伤病,穿插一些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体能透支时产生动作变形带来的意外受伤,也能更好地避免慢性运动伤病。

许多业余球友闲暇时间并不多,因此可以利用一些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锻炼肌肉力量。有许多小方法,比如举小哑铃、握力器,还有深蹲和静蹲。尤其是静蹲,简单易行,不需要额外器具,对腿部肌肉的锻炼非常有效。业余爱好者受伤最多的地方就是膝盖和手腕,因此大小腿肌肉和小臂肌肉的锻炼就显得至关重要。提踵练习也可以很好的锻炼踝关节的力量牢固性


眼脚不够协调,注意力不够集中
▁▁▁▁▁▁▁▁▁▁▁▁▁▁

有些朋友在接球时,抬头忘我地盯着飞行的高球,脚下的移动却松懈了起来,结果球都飞到了脑后,自己仍没退到位。这个问题相当普遍,后果也非常严重,只顾着抬头看球,脚下的起动却慢了。就差这么零点几秒。后退的位置就不好了,也就容易陷入被动回球了。

而在打双打的时候,许多人在对手回球后自己又不用接球时,注意力开始分散,眼睛盯着自己的搭档。尤其是前后站位时,回头向后看搭档接球,这是双打中的大忌,很可能你头都还没扭回去,球就已经落地了。


一走神,就可能错过最佳击球机会

解决方法: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在对手回球之前留意其击球,球击出后立即有意识地向飞行方向移动,而不是等到球飞过网后才抬头看球移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先动再看”的习惯,脚要先移动起来,再判断自己的击球点。双打的球速比较快,若经常回头容易错过下一球的回击,因此要保持正视前方(如此也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不是自己要击打的球尽量不看其完整的飞行路线,多利用余光来观察自己队友的大致移动,再结合大脑思考判断,而不是“亲眼”确定队友的击球和移动。如此一来,补位和回接的速度都能提高。


不喜欢动脑,不研究战术
▁▁▁▁▁▁▁▁▁▁▁

羽毛球也是一项高智商的运动,要多动脑子,多研究战术,这或许是许多业余爱好者都会忽略的事情。其实,羽毛球的战术也是非常重要的。羽毛球的乐趣不单是赢下一个对手,而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战术的安排赢下一个比你厉害的对手。假如对手是个防守反击型选手,你还一味地进攻,丢分就是必然的。

或许有球友认为业余选手的技术动作都不太专业,打着玩玩,用不着战术,事实上很多简单的战术不需要很强的技术和身体条件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抓对手的习惯线路。只要打球时多观察多思考,很快就能提高自己的预判能力和控制局面的能力。

解决方法:多思考、注意观察球路和跑位,看比赛的时候想想别人为什么这么打,尝试去理解。打球输了也要想想自己为什么输的。多去学习理解一些常用的战术。


见识少,变化少,打法更少
▁▁▁▁▁▁▁▁▁▁▁▁

有很多球友没有留意羽毛球的各种变化回球,致使他们打法单一。这个问题在双打中很常见,只想着球接过去就好,根本没考虑过应该怎么接。

例如认死了接杀就挡网,回球就用力下压。完全没想过网前可能就站着人等扑球,平抽挡越用力,对方回来的球也越快之类的问题。

解决方法:多动脑子,要习惯根据场上形势和对手情况主动寻求变化。对业余选手来说,控制节奏是比较难的,但是控制球速相对容易。两急配一缓,杀球结合吊球,速度产生了变化,对手就吃不准你的习惯,也容易被拉出空隙。打业余比赛,不要怕给对方高球,特别足反手位的平高球,有时甚至还是得分手段。


扑推放,三种球路任选

回复 王逸路 于 2016-11-05 21:18:50 发表的内容

高级模式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