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YY顶级拍,并不推荐初学者使用! 待我慢慢说来~有文章提到这么一个概念: 击球力量=自主力量+球拍弹性+线床弹性自主力量是自己发的力,球拍弹性主要指的是中杆弹性,线床弹性就是羽线的弹性.球拍的弹性取决于中杆,中杆弹性不绝对等同于中杆硬度,但是往往中杆稍软的球拍弹性会更好一些,拉高远球也会相对更轻松.举个栗子: 橡皮泥很软,弹簧很硬,但是弹簧却更有弹性. 我这里想表达的是, 有的高端球拍和低端球拍中杆硬度差不多,但是弹性却有区别. 这个隐形参数也是大家往往会忽视的,但却是一只球拍的灵魂.

此图上面指的平衡点高低,中间指的是击球感(近似于中杆硬度),最下面的小圈是指的适用人群,分别是上级,中级和初级(上面是men,下面是women). 比如VTZF2的适用人群就是上级.参照球拍性能表以及适用人群,可以发现,大多YY高端球拍中杆硬度都特别硬,因此,大部分YY的高端球拍,都不推荐初级球友使用! 高端球拍中相对比较新手向的只有duora7,其次就是弓11了. 这里要点名批评VT-ZF2全家, 特别是LD和LCW款,中杆硬度和平衡点都是最高,对初学者相当的不友好.PS: NRGZ是朵奇葩,这拍子的设计理念是:不用很大的力气也能让球飞得很远的羽毛球拍,以满足日本大 妈们的需求~,所以,此拍高远球确实非常省力,但副作用是,大力杀球也会变得软绵绵的,控球难度也上升了.PS2: YY的中杆硬度比其他品牌稍高, YY的"中"就可能就相当于其他品牌的"硬". 近年来,为了扩大消费群体,YY在走''糖水''路线.最典型的的变化就是弓10>弓11. 此外,还出现了VTGZ,NRGZ这类大爷大 妈拍.(最早的时候,YY自称NRGZ是"年长者用拍"即老人拍,后来估计自己也觉得这么叫NC,拍子根本就卖不出去,就改掉了

上硬(HARD),下软(SOFT) ,左不弹(SOLID),右弹(REPULSION)对于职业选手,他们由于自主力量很大,为了加强控球精确度,于是牺牲了球拍弹性和线床弹性,让击球力量约等于自主力量. 同时,职业选手的力量大,需要更高磅数的线与更硬的中杆与之相配合. 否则就会出现蹦床被铁块压塌,弹不起来的情况.那么如何判断磅数偏低了呢:当你打球时发现,大力击球时,球有很强的黏拍感,球在拍面上的停留时间过长,那就应该加磅了还有一个概念: 你可以用100%的力量玩28磅,也可以用60%的力玩25磅.[引用自中羽球友,不记得名字了,大家自己在下面申请credit哈]羽球初学者,以及高远球费力的球友们,推荐使用中杆不太硬的球拍,以及23,24磅的羽线.最后 根据击球力量=自主力量+球拍弹性+线床弹性,在自主力量不变的情况下, 用高磅软中杆和用低磅硬中杆打球的击球力量可以相同, 当然,中磅搭配中等硬度的中杆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