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技术讨论> 羽球讲堂> 羽毛球解说里,那些被用坏的词 点击:420 | 回复:1

王逸路

来自:广东省  佛山市

注册:2017-07-20

广州羽乐家

广州玄能体育俱乐部

等级:24

竞技分:455

发表于:2017-01-14 楼主

羽毛球解说里,那些被用坏的词

羽毛球中存在近似过网急坠的情况,那就是非常锐利的吊球。上好的吊球会给接球者造成“球过网后猛地往下扎”的感觉。但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其他的都很难称得上过网急坠。

羽毛球球体轻,不像网球/乒乓球那样可以借助上旋形成弧线,造成过网后猛地下扎的轨迹。某些解说员滥用的“过网急坠”一说,甚至把轻轻下落的网前球也归为过网急坠,实在是有些滑稽。



劈杀

没怎么接触过羽毛球的解说员,经常会用一个劈杀统称所有杀球。正手斜线是劈杀没错,早期李宗伟以一招起跳不转体劈杀行走江湖,威胁巨大。只是解说员们后来随口说了,轰中路也叫劈杀,轰头顶对角也喊劈杀,就囧了。



正手区加力劈斜线,才是劈杀;剩下的还有很多种杀法,重杀、点杀、长杀,丰富而精彩。我猜想解说员可能是觉得劈字有抡斧凿下的痕迹,于是想当然地以为劈杀就是大力杀球的意思。还真不是。

滑板

滑板是头顶球和推球的一个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微小的摩擦动作瞬间改变出球方向。



但要跟一些解说员明确的是,不是头顶位的斜线球都是用滑板技术打的,很多直线球更加不是。滑板的意义在于出球方向的突然改变,增大对方的判断难度,以赢得时间和空间。不是每一个假动作出来都能喊:啊,漂亮的滑板!

要多打反手!

这是解说员瞎操心的最基本层次。众所周知,业余球员的反手普遍偏弱,业余比赛“打反手”当然是基本共识之一。但在职业球员层面,特别碰上反手能力/摆脱能力特别强的高手,简单瞄着反手打根本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战术,只有与其他线路结合才有其意义。



要放开打啊!

通常在局面胶着或对己方不利时,解说员总会看着汗涔涔的运动员语重心长恨铁不成钢地来一句,“要放开打啊”。



这是一句通行于全解说界的终极废话。大家都能了解,练习时放松自如的状态是一个球员的最好状态,但在激烈的比赛中,做到这点,谈何容易。

要多进攻啊!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大家都知道。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球员都要打暴烈的杀上网去赢得主动,闷头乱冲反而可能着了一些高手的道。最顶尖的选手当然不只有一手漂亮的进攻,控攻结合,注重效率才是赢得主动的王道。

这位球员很高,很占优势
这位球员很矮,看来不好打

退一万步讲,高大的球员只能讨些便宜,而不能形成优势;矮个子球员可能在拿高点上吃些亏,但完全可以通过手法、线路和节奏的配合来弥补。绝大多数的羽毛球殿堂级人物都是常人身高,甚至有不少是矮个子(男<170cm,女<160cm),他们占据优势、攫取胜利,从来都不是靠某一个先天条件的作用——比如奥原希望站在欣德胡对面,是一场水平相当的战斗;马基斯、郑在成面对高大威猛的风云组合,也互有胜负。


Unbelievable/Amazing/oh my goodness

世界羽联御用解说员吉丽安·玛格丽特·克拉克(Gillian Margaret Clark)大妈的口头禅很多,都是英文常用词。双方战到酣处,妙手偶得时,大妈通常会蹦出这两个词汇以表示心中赞叹,简洁有力,通常伴有爽朗不绝笑声和突然站起的身影(如果你在现场坐在克拉克大妈附近),很有感染力。



只是克拉克大妈这两个词用得过于频繁,动辄就是一个听起来惊天动地实际上也就那样的回合,听得多了,也会麻木厌倦。

在看羽毛球比赛时,大家还有什么听完觉得不吐不快的解说词?欢迎留言回复!

回复 王逸路 于 2017-01-14 14:46:37 发表的内容

高级模式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梦想

来自:四川省  广安市

注册:1970-01-01

北湖羽狼羽毛球俱乐部

成都火南羽毛球俱乐部

等级:3

竞技分:

发表于:2017-01-14 1楼

😑

引用梦想 2017-01-14 15:28:14 发表于 1楼 的内容

高级模式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