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路
帖子:1212帖子|5回
来自:广东省 佛山市
注册:2017-07-20
广州羽乐家
广州玄能体育俱乐部
等级:24
竞技分:455

|
球技|羽毛球新手向往的大招:让人防不胜防的勾对角
无论在羽毛球单打还是双打之中,网前都是一块必争之地。网前技术不依赖于强悍的身体素质或凶狠的爆发力,更多是依靠细腻精巧的手腕手指发力和捻动,以及长期打球所培养出的球感。要说哪项网前技术最能出其不意,化主动为被动,应当是如惊鸿一瞥般惊艳全场的勾对角。
勾对角在主动和被动的情况下都适用,因为羽毛球里面最普遍的球路和意识是抓直线,而勾对角属于斜线球。通常情况下,在对方很被动,已经丢失了重心的情况下,最多能顾及到直线球路的球,或者条件反射地防守杀球或者扑球,这时候即使是飞身鱼跃,也很难救到一个精妙而隐蔽的网前对角球。
而在对方很主动的时候,通常会在直线位置举拍,等着我们回一个质量不高的直线球,直接封网。这时候如果我方勾一个对角,打破对方的预判,对方可能会直接失去反应。反正都是极其被动了,不如放手一搏,还有绝地反杀的机会。
勾对角看起来“浪”,实则有要求苛刻的技术要领。勾对角分为正手勾对角和反手勾对角,第一步都是把拍子端平,大致在齐肩的位置,拍头可略微下沉,手指放松,到达击球点。
在正手勾对角时,手肘下沉,手腕略微外展,使球拍由平行地面变为竖向,在击球的瞬间手指捻动抓住球拍,用这么一个手指由放松变为抓紧的力去切击球头,同时把拍子往斜下方拉回。
反手勾对角时,身体背对网前,同样是手肘下沉,拍子的方向由平行变为垂直,略向后扳动手腕再抓回,从左下方切击球头。
不管是反手位置还是正手位置,都要注意手肘只是下沉,而不是转动或发力。过大的击球动作会牺牲掉隐蔽性和高质量。勾对角更多依靠的是切击球头的力,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明显的拍面把球头包裹了一下的感觉,击球的声音是清脆中带有摩擦。
有些勾对角的球是出于运气,有的则是确实掌握了勾对角的技术要领,如果大家在使用这一技术的时候,没有明显地体会到这种包裹感,那么可能还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找到最佳的状态。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在主动情况下应积极地去抢夺高点,高手位击球。这时候不需要有太大的动作和发力,只要倾斜拍面,隐蔽地一撇,就能达到兵不血刃的效果。在被动情况下一般为低手位击球,球与网的距离也有远一些,那么相应的向斜上方提拉的发力就要大一些。
虽然勾对角的效果非常炫酷,但在实战中被运用得比较少,适合水平比较高的玩家,原因有二。
第一是网前勾对角的失误率高,不管是在主动还是被动的情况下,都有很大的几率下网或出界。即使是以球路的变化和停顿为特点的都登临过女子单打世界第一的位置的戴资颖和因达农,也经常在比赛中出现勾对角的失误,使主动球变成送分球。
和任何一项技术一样,勾对角虽然看起来轻松而潇洒,但也需要反复的多球训练和实战运用来提高稳定性和球感。勾对角切忌想太多,只需要步法到位,到达击球的位置,手肘、手腕、手指放松,不要刻意去想动作是否标准成功率高不高,要有一种自信的浑然天成的状态。所以这项技术并不适合于打球求稳、心态容易紧张的球友们。
第二是勾对角的本质是球路变化,球路变化的要义就是打破对手对自己的预判,抓住对方场上的空当。如果过于依赖勾对角,让对方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并有所防范,就起不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了。
除此之外,当我们选择勾对角,把身体侧向网前时,就意味着我们舍弃了身后的大片区域,把这一空当暴露给了对方。勾对角并不是一项无懈可击的技术,特别是在双打中,由于勾对角的球路长、落地前的滞空时间长,如果对方球员的封网意识好,且就站在网前,那就很有可能会抓到这一对角球。所以我们要有准备好接下一拍的意识,不可抱有一劳永逸的想法。
回复 王逸路 于 2017-03-06 02:28:56 发表的内容
|
|
引用芦苇 2017-03-06 09:00:42 发表于 1楼 的内容
|
开心
帖子:1212帖子|5回
来自:河南省 洛阳市
注册:2015-10-16
洛阳市青少年活动中..
等级:15
竞技分:456

|
引用开心 2017-03-06 09:32:21 发表于 2楼 的内容
|
|
引用威尔 2017-03-06 12:21:11 发表于 3楼 的内容
|
阿胜
帖子:1212帖子|5回
来自:上海市 上海市
注册:2015-08-28
上海众乐羽毛球俱乐部
羽林会
等级:14
竞技分:400

|
引用阿胜 2017-03-06 21:01:57 发表于 4楼 的内容
|
|
引用达达瀚瀚粑粑 2017-03-06 21:13:56 发表于 5楼 的内容
|
|
引用大漠孤烟 2017-03-06 21:42:51 发表于 6楼 的内容
|
|
引用Luzhongwei 2017-03-06 21:51:00 发表于 7楼 的内容
|
|
学习了
引用瓦砾 2017-03-07 15:13:43 发表于 8楼 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