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nex超轻进攻利器 ---------- 尖叫的精灵 ArcSaber FB 评测
这篇测评酝酿了很久,因为一直没写过关于任何球拍的评测,因为我买拍基本都是打过别人的适合自己了才会买,在这里借用一下云中月兄的评测风格。这会确实对FB非常感冒,那种喜欢不是什么配色喜好,只是因为那是yonex标志着划时代的产品,73克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反应就是这么轻好借力吗?这么轻对手腕负担大吗?需要很高的爆发力吗?本人球龄9年,发力一直都不抡大臂,自我认为是还算标准的转体+小臂手腕手指式发力…然后对于上述问题我真心很想问一句:“2U的9900和4U的ZF谁好借力?”
好了,废话了一大堆,该说说正题:
本人购入的是JP版的ARC FB,由于刚入手时手上没有电子秤,没有称一下空拍的重量,有点小遗憾。
YONEX ARC SABER FB
拍长:675mm 配重:F 握把:G6
平衡点:298mm 拍框形状:ISO 76线孔
中杆硬度:中硬 击球感:中等
耐高磅能力: 中等
适合人群:拥有适当的爆发力且追求真正的拉吊突击,过渡球轻松舒服
评测配线:YONEX BG66UM 25LBS
去底胶上电工胶保护木柄+一层102C
评测拍平衡点:296mm
PS:本人手指长度是由手腕分割线到中指顶端的长度大概是19CM   关于G6手柄的厚细问题,我发个从左到右G6,G5和S2的粗细对比图,大伙自己看  一大堆新技术新材料就不再详述,首先最想说的一点是拍框的外型几乎和900T一样,拍框上半部分的厚度也和ZF相同,可以这么说,FB是我打过这么多轻拍当中,拍框稳定性最好的一支,甚至觉得比4U的VT80的拍框稳定性还要好,在稍微偏离击球甜区的时候拍框完全不会晃,不得不说其它品牌的超轻拍根本不能和这支FB相题并论。
还有很多人都关注中杆换了新材料变薄了会不会有脆感的问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中杆的壁厚变薄了,但是韧性依旧的好,而且不得不提的一点是FB在大力击球的时候虽然能明显感觉到中杆的形变,但是形变恢复却出奇地好,不会象A10那样形变后再回弹的滞后感,而在中前场的瞬间发力推点或变线的时候,甚至有一种特硬杆的出球错觉。中杆的弹性只能说中规中矩,没有黑A10的那种即使球的飞行速度变慢依然能靠中杆的弹性回到高质量的后场,FB的中杆在球开始进入75以下的球速时,明显能感觉回击后场球需要加力。
涂装:
一共进了两支JP版的FB,第一支表漆上有一个位置有严重气泡,第二支某个两漆交汇处的接口居然有白漆在,那一刻我都怀疑这支是不是SZ,其实JP版的漆水也并没有比其它版本好多少,至于这两支FB让我有点失望。在涂装工艺方面,采用A10PR的哑光漆确实在白炽灯下色彩感没那么明显,但是得益于色调的鲜艳,还是能抢到骚货们的眼球。
配重:
ARC FB在空拍时,个人感觉配重平衡和A10差不多,空拍的挥拍头重感和A10也差不多,但是拍框真的非常象AT900T,在去底胶后,平衡点没怎么改变,拍头挥重感觉戒乎于AT900T和A10之间。
击球感:
FB的击球感是我打过这么多YY高端中感觉最特别的一支,大力击球的状态下,明显能感觉中杆的形变,但是中杆的形变恢复非常快,那可是298的平衡点,不象9900或NR800那种特硬杆出来的感觉,出球速度非常快,真的非常快,在中杆产生的快速形变到恢复的过程中没有感觉出球会有滞留感,力量传导比其他ARC系列(除A11)清晰得多了。得益于超轻的配重,一些瞬间发力推打后场两点的中前场球简直感觉有点特硬杆的刚性,出球快,中杆形变少。
弹性:
FB的中杆弹性只能说中规中矩,但是由于整体轻,需要有足够的瞬间闪动手腕的力量去驱动球拍,当然了,如果在正确的发力情况下,完全不用担心用FB会出球吃力或者回球不到位的情况,因为整体轻加快了一般业余选手手腕闪动的速度,在球的球速有保证的情况下(77以上),甚至一些很被动的过身底线球都能较舒服地回击较高质量的后场过渡球,而由于这方面的优势,FB在控球能力上非常舒服且卓越。  球速&稳定性:
在出球速度上个人感觉超越了ARC系列的所有型号,包括ZS,这方面在平抽挡方面表现得最突出。由于ZS的拍面非常不稳定,在快速闪动手腕的时候拍框的晃动幅度太大导致有很多出球落点非常不稳定,特别不适合双打中抢攻前半场的快节奏挥拍,而FB刚刚出来的时候我一看中杆长度和ZS一样,拍框还是传说中和ZS的小框,我当时就对FB很不抱希望,但是事实FB的拍框大小介于A10和ZS中间,而且类似于900T这类加厚的拍框使得出球稳定性非常好,而且最重要的不知道是不是中杆的新材料,加强了中杆的抗扭和弯曲,FB在快速连续击球中,拍面完全不会晃,而且加上中杆形变恢复得非常快的优势,在298mm平衡点的YY球拍中比较少见的稳定。
下面来说说各项技术的个人感受:
小球处理:
在网前的小球处理上,如果比较近网的小球可以只靠线的弹性和身体的向前惯性,手指对方向的控制就可以做出高质量的网前,但是如果是远网的小球,不知道是不是FB整体轻的原因,在出球时要稍微加力才能把球搓过网,刚用的时候由于不习惯会出现惯性搓球力量去搓导致经常搓不过网的现象;在勾对角的表现上,由于整体轻和出球速度快的优势上,比普通球拍加大了变线的突然性,但同样要注意在远网小球上需要加点手指爆发力出去,这个问题习惯了就会好。
中前场处理:
由于出球速度非常快,而且整体轻的缘故,在平抽挡的优势我想大家在论坛上已经见得最多了,但是必须说一点意外的是,由于一些对手突然变线导致的一些很快的近身球处理上,普通球拍很经常只能挡过去,没太快的球速,而FB却能在这种反应慢了的劣势下,能利用球拍的重量优势做出很小空间的闪动球拍,借力打力以较快的球速重新回击过去,加上得益于拍框的稳定性,出球的指向性非常的好,分球处理上优于ARC系列的其它型号,而在中前场做一些停顿假动作时,能做出一些较高难度的落点。
中后场甚至后场的处理:
在中后场的处理上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杀球,这个最后再说,先说说后场高远球和带攻击性的平高球处理上,同样在球速保证的情况下,回击高远球过渡在正确发力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回球不到位或者由于中杆的形变过大而使回球落点得不到保证,在带攻击性的平高球处理上,由于出球速度非常快,而且整体轻平衡点不是非常高,球速衰弱情况在中等水平,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回击一些平高球甚至平球都能得到出球非常快,但是到后场底线时球速衰弱非常严重的压制效果。在劈吊和滑板的吊球处理上,由于球拍的整体轻,处理上和前场远网小球同理,都需要加力去完成。至于落点的准确性,之前已经说过指向性非常好,这点和900T的出球指向性真的非常像。
好了,到最后要说说大家都认为这支球拍最鸡肋的杀球。
在说FB的杀球能力前,我想说一些关于杀球的问题,在现在很多业余球友中,抡大臂砸球来杀的一大堆,为什么觉得ZF好杀,是由于ZF中杆特硬,中杆形变非常少,所以力量传导到拍面的能力非常好,中杆不会削减太多的动能,而且由于ZF平衡点高,拍头配重就是为了杀球而生,它的杀球球速衰弱非常慢,使得很多人都有杀得很爽的感觉,杀球是否让人爽快其实就是出球后球速的衰弱是否慢而已。
而现在我来说说FB的杀球能力,FB在杀球时,用同样的力量去闪动球拍,其实初速度FB和ZF一样,而且FB在过网后球速的衰弱情况也没有比相同整体重量的其它球拍(5U)的严重,杀到对方中场快落地的时候,球依然还有加速度,而并不是象其它相同整体重量的球拍那样慢得在惯性下坠,我只能说,FB的杀球球速衰弱程度中规中矩,没有VT系列的球速衰弱那么慢,在ARC高端拍系列球速衰弱程度应该和A7差不多。如果是中后场或者中场的机会球,还是可以大机率一板定分。
而FB在突击能力方面则是非常出色,球拍整体轻出球速度快,在体能消耗得差不多时,抢到击球点,无论是过渡性的头顶点杀,还是主动劈杀两边线,都有非常好的突然性。一些长距离的杀球都由于球速的衰弱问题使得对手判断错误或者由于初速度很快不能过早判断而需要大幅度转身接球,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总结:
ARC FB是一把业余中高级以上适合真正拉吊突击打法的人用的拍子。控制能力非常好,无论在单打或者男双中都能得到非常不错的惊喜,但是不太推荐专攻混双男选手使用。作为Yonex在2013年推出的划YY时代的产品,FB在众多其它品牌的超轻拍表现中都名列前茅,新中杆材料并没有表现得令人失望的同时,反而这种新材料的刚性使得超轻拍也能有非常稳定的表现。
题外话一下:在业余单打竞技里面,一局里面除了接发高远球的情况下有机会后场高高跃起重杀外,有多少个后场球你能很好地捉住机会重重杀一板得分?甚至有些业余更菜的除了接发高远球外,整场下来都忙于在转换被动与主动的过渡中得失分了,不要盲目追求职业球员的用拍,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荏苒水寒 于 2017-05-10 17:34:26 发表的内容
|
王逸路
帖子:1212帖子|5回
来自:广东省 佛山市
注册:2017-07-20
广州羽乐家
广州玄能体育俱乐部
等级:24
竞技分:455

|
引用王逸路 2017-05-13 23:01:15 发表于 1楼 的内容
|
|
引用天蓬元帅/:Z 2017-05-25 20:59:38 发表于 2楼 的内容
|
|
引用橘子洲头 2017-05-26 07:57:46 发表于 3楼 的内容
|
|
引用sky 2017-05-26 08:49:17 发表于 4楼 的内容
|
我就是我我是陈
帖子:1212帖子|5回
来自:广东省 深圳市
注册:2017-06-13
等级:1
竞技分:

|
引用我就是我我是陈 2017-06-13 00:38:05 发表于 5楼 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