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路
帖子:1212帖子|5回
来自:广东省 佛山市
注册:2017-07-20
广州羽乐家
广州玄能体育俱乐部
等级:24
竞技分:455

|
【转】如何才能像林丹一样,"控球"控到对手崩溃?
一、什么是控制
对于羽毛球单打的控制,我没有找到定义或者是资料,可能是我找的不太细致,我就自己说一下个人的认识吧:控制就是指在羽毛球对抗中,主动地通过对落点、球路和节奏上的变化,消耗对方体能,找到对方的短板,冲击对方的心理防线,逼迫对方回球被动,甚至出现失误,从而让自己占据场面上连续主动回球的优势场面。这里要说明以下,场面上的优势并不意味着能得分,但是能够提高你得分的几率。
所谓的控制,指的是三方面:
一方面指:球的落点控制,也就是说控制对方的位置,调动对方(防守型);
另一方面:是指球路上的控制,是指球路组织和抓对方回球(进攻型);
第三方面:节奏上的控制,指的是速度上的变化控制(综合型)。
二、落点控制——“你来打我啊!”
落点控制的目的,重点是控制对手的走位,消耗对方的体能,让对手从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变成一个连爬都费力的树懒,然后打击对方的空档得分。
落点控制分为两个大区域,前场控制和后场控制。
一般来说,后场控制比较难以得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消耗对方大量体能,对方没有体能了,你拉个后场就可以看网前封网和抓对方回球不到位进行进攻(这里不能叫“突击”);后场控制的要点是落点必须精准,必须靠后。在中级或者中高级业余球友对抗中,你连续几个到位的平高球中间夹杂一两个吊球,对手基本就会陷入被动,原因就是业余球友的体能很难支持连续的后退步法,如果你发现对手还是回球很轻松,你就应该知道,对手能力很强,需要更多的落点变化进行控制了。
后场落点控制主要手段是通过高远球、平高球、挑后场、推挑后场进行的,一般来说,后场主动情况下采用平高球控制比较多,因为平高球带有一定的攻击性,需要对手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强的启动能力,更大的体能付出。如果不是很主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高远球(对方回球之前赢得更多的休息时间,球速是个双刃剑,你快它也快)。前场控制对方后场的技术主要是在高点用推挑后场,原因同平高球。
前场控制得分比较容易,需要注意的是,要养成抢高点的意识,注意变化。只有抢到高点,你才有更多的出球选择,变化才多。对于网前球的变化,一般来说对手靠后就打近网,对手靠前就推挑后场。水平高的可以加上手上的停顿,来骗对方二次启动,这样更有利于消耗对手体能,另一个目的是逼迫对方起球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
前场落点控制的技术,有挡网、搓球、放网、勾对角、吊球(后场打前场落点)等,这类技术一般都要结合后场控制使用,两个一结合,著名的“四方球”战术就诞生了!这也是羽毛球单打最基本的战术了,实用得很!不过由于这种打法起高球频率比较高,对方能力强的话,会频繁下压,这也是我们比较乐意看到的,因为进攻的体能消耗非常高,所以此战术需要比较良好的防守技术。
这种“四方球”战术是找到对方技术和能力弱点的最好、最快的战术。不过,这种控制方法很容易形成多拍,对自己的体能分配和技术稳定性也是一种考验,通常防守型的人多用此种战术,适合基本功较好的中级和中高级球友。适合在球速较慢的情况下使用。
三、球路控制——“这一拍你要打这里?!”
球路上的控制,是通过对抗找到对方几个位置的习惯球路和下意识回球球路,通过对这两类回球线路的控制,对对方进行连续打击,让他不敢轻易出手,越来越怀疑人生……
这种打法需要挑选对方比较容易被拦截的回球路线,记住对方的回球位置,进行落点控制,也就是对这几个位置进行快速“喂球”,这种打法需要找到对方*最少*三个回球位置轮换使用,提前准备进行拦截进攻,也就是俗称的“球路组织”加“打连贯”。从这也可以看出,球路组织是连贯的先决条件!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业余球友在同一个点的回球线路最多有三条:第一优先级球路,是球友最习惯,质量最高,也最自信的球路;第二优先级球路,是球友变线球路,质量稍差,但是比较自信的球路;第三优先级球路,是球友的无奈球路,用于最后搏一搏,这个球路质量一般很差。所以,在打球路控制的时候,你最起码要有看住两个点的能力。
这种控制方法的要点是“快”,一般采用的技术是平高球、推球、中场平抽、软压杀球,逼对方快速回球。对方回球时间越短,回习惯球路的几率就越大,你的球路组织就越成功。这里要注意一点,这种控制方法尽量不要找网前的点,因为在业余球友之中,网前变化是最多的,别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好是找到对方中场和中后场的点(别用高远球,用平高球、推球、抽球和软压等平球和下压球),中场和中后场这两个位置球速比较快的话,对方不快速回球会被打穿,留给他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
这种控制方法比较激进,应用起来也比较难,对使用者的球商要求很高,对体能和能力要求也很高,适合体能好、意识强、连贯快的中高级、高级球友,并且对使用者的拦截杀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快速球的时候效果更佳。
顺便,这里我想到,蔡队那句“把聪明人打笨了”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让他没时间思考,和不思考差不多了!
四、节奏控制——“最喜欢双节棍柔中带刚!”
说到节奏控制,就是现阶段大家最熟悉的羽毛球单打战术——拉吊突击战术,也是现阶段职业比赛中最常见的战术,将这一战术发挥到极致的当属超级丹。有人说超级丹是“太极”代表,不过这个“太极”似乎体现不出这个打法“加速”的意思,我觉得更像双节棍,犹如双节棍不发就和你转来转去,一发打脑袋就致命!
拉吊突击战术为何现在大行其道?这就要从装备说起,自从新型球拍(各种高科技材料球拍)诞生以后,杀球速度已远远甩出原来老式球拍几条街,再者随着每球得分制的出现,节奏的变快几乎让人觉得今后将是进攻性打法的天下。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大批高水平运动员防守接杀技术更佳突出,一拍打死同等水平的球员几乎不太可能,这就对进攻型选手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全场保持进攻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越来越被质疑。
再后来为了羽球的观赏性和技术性,羽联似乎也开始限制纯进攻型打法,逐步改用慢速羽毛球(最明显的是自2016奥运会至今,大多数比赛采用慢速球),虽然球速减慢了,但是进攻仍然是得分利剑,不可忽视。
回头看看超级丹,由于年纪的增长体能下降,已经无法保持全程进攻,而且全程进攻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再加上他心理逐渐成熟,配合他超一流的技术、能力和意识,逐渐将原来使用的进攻性打法节奏放慢,更多的将精力放在控制落点上,伺机拦截对方球路,进行突然变速突击对方得分,这就是我们俗称的拉吊突击,全称:快拉快吊结合突击。
我个人更相信,这是一种平衡型的打法,是将落点控制和球路控制结合起来的一种控制方法,这种方法既有威胁,又便于体能分配,能力强大的球友更可以全程掌握场面上的主动权,对方除了要将精力放在控制、反控制上之外,还让对方在回球线路、质量、心理素质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打法最大的威胁并不单单来自于突击,而是来自于速度上的“快慢结合”,让对方不知道你会何时进攻!
由于这是落点控制(但这里是快拉快吊,是指平高球结合吊远网球,吊远网要求速度快)和球路控制的结合打法,因此在技术上需要使用者更加全面,技术上参考前两种控制方法。这里要提到一个特殊的步法——“中国跳”,“中国跳”在加速突击中有着神一般的地位。
这种打法的精髓,不止在于突击的那一板,而是包括突击之前的一系列“加速”铺垫——几个落点控制,忽然“加速”进行球路组织,当对方还没有意识到这是球路组织的时候,回球球路破绽已经出现,而被突击致死,这种突然变速的进攻,才叫做“突击”!“突击”的特点就是具有拦截性、突然性,而不同于一般的拉弓搭箭的杀球!突击的技术一般采用劈杀、点杀,注重落点。
很久之前当我看比赛,我还不知道解说员说的“加速”是什么意思,后来慢慢我才知道,加速并不是突击的那一拍,从你开始组织球路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已经加速了(参照球路控制中的要点——快),这种加速也会让对方觉得不太适应,可能还没开始突击,对方就已经失误了。
这种节奏上的变化,我无法用语言组织并表达出来,十分抱歉。不过,这也正是我们这些业余球友不断摸索的不是吗?
这种打法之所以放在最后说,是因为这种控制型打法的难度比前两种难很多:与落点控制相比,突然间的快速球路组织,需要对场上形势、技战术变化后的加速能力和体能爆发有很大的要求,技术上又对自己的致命一板要求很高。
如果进攻不力,往往导致自己都不敢加速,也不能对对方的心理进行打击,对方看你杀球没有威胁,你怎么节奏变化对方都不会感到压力;而与球路控制相比,需要使用者的心理可以控制住自己进攻的欲~望,等待那最有利的破绽出现,对于大多数球友来说,一旦快起来,就慢不下来了,在打球中保证大脑依然在思考,是一般进攻型球友最难以做到的。
当然,这里我写的都是自己在打球过程中总结的,也许不全面,也许太片面,不过我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是想让球友们一起思考,这种思考也许没有场上挥汗如雨的痛快,但是毕竟也是羽毛球的一种乐趣所在。今天我就瞎掰到这里吧!
回复 王逸路 于 2017-08-11 15:41:58 发表的内容
|
王逸路
帖子:1212帖子|5回
来自:广东省 佛山市
注册:2017-07-20
广州羽乐家
广州玄能体育俱乐部
等级:24
竞技分:455

|
引用王逸路 2017-08-16 08:58:16 发表于 1楼 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