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体各器官功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特别是对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效果明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诱发因素,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是治疗慢性非传染疾病的有效手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由于生活方式不当、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过早死亡。
1. 心血管病
我国居民心血管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心血管病死亡列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通过提高心脏功能和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减少炎症因子、调节血脂等途径,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心血管病发生,促进心血管病患者康复。
2. 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地预防与治疗2型糖尿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体育活动可以增强糖尿病患者体质,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3. 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以体重增加为特征,通常用身体质量指数(又称BMI,下统称BMI)表示。超重和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某些癌症和多种骨骼肌肉疾病。
预防和降低身体肥胖最有效的手段是体育活动和膳食平衡。体育活动是防控肥胖最积极的方法,可以帮助肥胖者控制体重、改善生理功能,防止减重后体重反弹,减少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发生。
4.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以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变化,并伴随骨折易感性增加为特征的骨组织疾病。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加骨量,改善骨骼结构,减缓由于年龄增大引起的骨量丢失,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
5. 癌症
癌症,也称恶性肿瘤,位列我国居民总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体育活动可以降低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减缓癌症患者术后的治疗疼痛,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超过30%的癌症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干预达到预防效果。
6. 抑郁症
抑郁症,也称抑郁性障碍。近年来,我国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体育健身活动可以改变大脑的化学成分,引起良好的情绪和状态反应,有效地预防抑郁症发生,并对轻度至中度抑郁症患者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三)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体育健身活动可以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使人集中精力。
有规律的体育健身活动可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延缓中枢疲劳,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影响,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延长成年人有效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回复 Luzhongwei 于 2018-12-20 21:46:38 发表的内容
|
|
引用Luzhongwei 2018-12-20 21:46:53 发表于 1楼 的内容
|